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认知缺陷

投资的本质是认知能力的变现。

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,除非你靠运气;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,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,这是一种必然。

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,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。

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,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,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,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。

反省一下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缺陷。

几年之前,思考未来职业依托行业时,正值 P2P 欣欣向荣,即使有个别跑路的声音也淹没在一片繁华之中。金融行业,金字塔最顶尖行业,加上互联网的科技和传播属性加持,似乎前景无限广阔。

于是,个人一部分储蓄转移到了 P2P。后来找工作,也选择了支付相关的。



残酷的现实很快惩罚了这个认知缺陷。P2P 一片惊雷。

好在个人​除了好奇心,性格还是偏保守,P2P 只投了前2名(陆金所和宜人贷),没有受到损失,庆幸与后怕。工作最终也没有去P2P公司,而是选择了支付相关,但也并没有得到发展,业务线不断萎缩,归零。



当然,互联网金融不仅是P2P,各大公司还有类似蚂蚁金服的业务,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。相对P2P,这类利率较低,收益与风险不匹配,个人没有参与,也没有做更多了解。另外,外滩金融峰会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更深刻反思和认知。网上分析很多,这里不再重复。



互联网金融,归根结底,做的还是金融,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的古老行业,不能脱离于金融行业几十、几百年积累的监管经验。依托互联网科技和时代发展,当然仍有发展和创新空间,但是不能天马行空、为所欲为。P2P就是前车之鉴。金融给社会带来了什么?更合理的资源配置?互联网金融,更高效的合理资源配置?




相对于短视频、资讯类应用,互联网金融产品,也展示出了很难有爆发式扩张的特性。加上日益规范的监管,业务迅速扩张可能更是一种奢望了。



梦断互联网金融?我现在已经没有答案了。

或许互联网金融需要一场颠覆式创新,但在座的各位很明显,既不是Steve Jobs,也不是Elon Musk。